“19根钢管滞留超时!”10月27日,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直缝钢管厂生产调度刘伟盯着生产质量实时数据展示平台,屏幕上的预警标识让他立即警觉。点击预警明细,每根钢管的管号、生产指令、滞留工序及滞留时长清晰呈现,他当即起身赶往现场排查。很快,他发现问题根源是上道工序数据接口模块与服务器通信异常。20分钟后故障排除,滞留钢管重新流转,生产线恢复顺畅。
“多亏有了生产质量实时数据展示平台,过去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识别和解决的生产问题,现在只需要几十分钟便能精准、快速处置。”刘伟感慨,“这个平台让‘沉默’的钢管‘开口说话’了,发现生产异常便会智能预警、精准定位、协助排查,是我们高质量生产的智能好帮手。”
这一高效排查生产异常的场景背后,是钢管分公司深入应用数智化技术破解生产管理难题的有效实践。为解决传统生产模式下交付效率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堵点难点,全力满足国内外客户对钢管产品交付周期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该公司与长江大学联合研发生产质量实时数据展示平台,为生产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
据悉,该平台具备整合数据、全链可视、智能预警功能。平台以生产执行系统(MES)数据为核心,通过深度重构整合,将分散的2000余项MES数据表精简为40项,构建稳定高效的数据仓库,确保数据精准及时;打造覆盖“订单—生产—质量—物流”的全链条可视化看板,管理人员通过一个屏幕就能统揽全局,实现穿透管理;设置质量模块,对产品质量趋势进行研判,对异常情况智能预警,提高了质量问题响应处置效率。
“平台上线后,数据驱动的主动调度成为生产常态,数智化赋能效果显著——生产异常响应时间缩短70%以上,订单准交率有效提高,生产异常管理实现了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根本性转变。”该公司信息化研究所负责人陈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拓展系统应用场景,推进全业务链数智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