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跳槽” 激发更大潜能


  8月8日,在石化机械四机公司的绞车传动设备厂里,电焊工李伟忙个不停。他一天完成了64个筋板和16个面板的焊接任务,比昨天还要多。这不仅是李伟个人的小胜利,更是石化机械在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今年以来,钢管分公司的钢管订单量同比减少,部分岗位出现了工作量不饱和的情况,与此同时,四机公司的石油钻机生产线却异常繁忙,产能供不应求。为解决这一矛盾,石化机械积极整合内部人力资源,通过双向选择机制,推动富余人员流动到缺员的单位和部门。通过建立富余人员信息库,详细记录人员的技能素质、工作意向等信息,为跨单位、跨部门、跨岗位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力支撑。他们积极推动管辅岗位人员向一线技能操作岗位转移,鼓励他们向更多创新创效岗位流动。李伟曾经是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的一名埋弧焊管自动焊工,通过岗位转换,如今已是四机公司的焊接能手。

  就这样,李伟从“钢管侠”变成了钻机小能手。像李伟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在他们看来,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是在为石化机械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截至目前,钢管分公司和四机公司已分别向石化机械其他单位输出富余人员52名和20名。

  为了让大家积极主动“跳槽”,石化机械还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实干争先勇超越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大讨论活动,引导员工树立“企业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发光发热”理念。同时,相关方还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保障员工劳动权益。用工方还有针对性地安排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帮助转岗人员迅速适应新岗位,提高他们独立承担工作任务的能力。

  在四机公司的油气钻采装备生产线上,像李伟这样的转岗人员正逐渐展现出新的价值。面对新岗位的挑战,他们没有退缩,在每天完成石油钻机的铆焊生产任务以外,还自主到现场观摩学习,向现场师傅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通过盘活富余人员,该公司不仅解决了内部人力供需矛盾,还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信息来源: 
2024-12-08